信息查找是一种非线性的、需要反复进行并且带有偶然性的发现活动。它需要合理运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为某个问题而查找时,需要时刻记得自己的目的,不要跑题;想要寻找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时,发散就变得更重要。

信息查找不只是在网络上、在图书馆中查找。阅读纸质书籍也是一种信息查找。

查找有两种主要方式:搜索和浏览。

传统上的搜索往往需要精确的关键词。但是现在的搜索引擎和 AI 已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相近或更合适的关键词。

浏览是一种更加开放的查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信息。它会让我们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发现新的信息。

搜索和浏览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的时间比例大概可以是 8:2;为什么设置这样的一个比例?大部分时候有目的地使用收敛思维,针对目标搜索,但也要留一部分时间给发散思维,让自己有机会发现新的信息,也许可以扩展自己的想法。

我想也许还有一种中间路线,介于搜索和浏览之间:使用 Wikipedia。在某个关键词的 Wiki 页面,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感兴趣的链接,然后再在打开的页面中找到另一个感兴趣的链接,如此往复。虽然最终绝大多数页面都会回到“哲学”这一条母,但是这也没关系。

它可以帮我们构建起连接。毕竟无论是我们的创意还是我们的学习或研究,都是建立在连接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