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提示词,和之前的两组提示词不同。

之前的两组提示词在这里:

一组让 AI 写作更自然的提示词

一段批判性思维提示词

可以看出,这两组提示词的提示方式设计得比较严格,从角色、目标、步骤、要求、结果都定义了。这些是比较推荐的提示词撰写方式,能够给出更精准的回答。

不过今天的提示词不同;重点不是提示方式,而是视角。

今天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拥有远超任意个人的显性知识,这让它们可以成为很理想的沟通对象——只要问题合适。

这使得我们可以用今天的 AI 工具来帮我们转换视角。毕竟个人是很容易陷入某些固定视角的。

1
Give me 10 different lenses to view this problem, then solve it through each one.
1
给我 10 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然后通过每一种视角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下是示例结果。

问:给我 10 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然后通过每一种视角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定义幸福的人生?

答:好的,这是一个深刻且个人化的问题。为了给您提供一个全面而丰富的答案,我将从 10 个不同的视角来探讨“如何定义幸福的人生”,并阐述每种视角下的“解决方案”,即实现这种幸福人生的途径。


审视幸福的 10 种视角及其解决方案

1. 享乐主义 (Hedonism)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是快乐的总和,是追求快乐、享受欢愉,并最大限度地避免痛苦。人生的目标就是最大化感官和情感上的愉悦体验。
  • 解决方案:
    • 积极寻找快乐源泉: 有意识地去发现和体验那些能给你带来直接快乐的事情,例如美食、音乐、旅行、社交等。
    • 活在当下: 专注于此刻的感受,不为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忧虑所累。正念 (Mindfulness) 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 管理痛苦: 学会有效应对和减少生活中的痛苦,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逃避所有挑战,而是聪明地规避不必要的痛苦。

2. 斯多葛主义 (Stoicism)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并非来自外部世界的变化,而是源于内心的德行、理性和对自然的顺从。真正的幸福是内在的宁静,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坚韧。
  • 解决方案:
    • 区分可控与不可控: 专注于你能改变的事情(你的思想、判断和行为),并接受你无法改变的事情(他人的看法、天气、生死等)。
    • 培养德行: 练习智慧、勇气、正义和节制。有德行的生活本身就是幸福。
    • 反思和自律: 通过每日反思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锻炼自控力,从而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3. 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不是一个预设的目标,而是在一个没有内在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为自己创造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幸福是活出“真实”的自我。
  • 解决方案:
    • 寻找个人使命: 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是真正重要的,并为之奋斗。这个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而非社会或他人强加的。
    • 拥抱自由与责任: 认识到你有选择的自由,并为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承担全部责任。这种担当会带来一种深沉的力量感。
    • 直面荒诞: 接受生活本身可能没有终极意义的“荒诞”感,并在这种清醒的认识下,依然充满激情地生活。

4. 佛教 (Buddhism)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是“苦”的止息。它不是追求快乐,而是通过智慧和修行,消除欲望、执着和无明,从而达到一种名为“涅槃”的、永恒而宁静的极乐状态。
  • 解决方案:
    • 理解“苦”的根源: 认识到生活中的痛苦主要来源于我们的欲望和对事物的执着。
    • 实践“八正道”: 通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个方面来修行,净化心灵。
    • 培养慈悲心: 对自己和他人怀有无限的慈悲和善意,这种连接感是减少自我中心和痛苦的关键。

5.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Eudaimonia)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是“Eudaimonia”,常被翻译为“繁荣”或“ flourishing”。它不是短暂的快乐,而是指通过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卓越和活出有德行的生活,所达到的一种最佳生命状态。
  • 解决方案:
    • 发挥你的潜能: 识别你独特的才能和优势,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利用它们。
    • 追求卓越和德行: 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上都力求卓越,并培养智慧、勇敢、节制等核心美德。
    • 理性的生活: 运用你的理性去思考和行动,做出明智的决定,从而实现一个完整而有目标的人生。

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是一个多层次的满足过程。人生幸福的实现,在于从底层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逐步满足到顶层的归属感、尊重,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巅峰状态。
  • 解决方案:
    • 夯实基础: 确保你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水、住所)和安全需求(健康、工作保障)得到满足。
    • 建立社会连接: 积极寻求爱、友谊和归属感,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建立稳固的关系。
    • 追求自我实现: 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勇敢地去追求能体现你最高潜能和价值的目标,例如创造、学习、解决问题等。

7.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是可以习得的,它由积极情绪、投入(心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的意义和成就感 (PERMA模型) 共同构成。
  • 解决方案:
    • 培养积极情绪: 练习感恩、乐观和宽恕,有意识地增加生活中的小确幸。
    • 寻找“心流”体验: 投入到那些能让你完全沉浸、忘记时间流逝的活动中去,无论是工作、爱好还是运动。
    • 投资人际关系: 花时间和精力维护高质量的社会关系。
    • 构建意义: 将你的生活与比自身更宏大的目标联系起来。
    • 庆祝成就: 为自己达成的大小目标设定计划并庆祝成功。

8. 社会学 (Sociology)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性的。一个人的幸福感与其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与社区的融合度密切相关。
  • 解决方案:
    • 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 积极参与社群活动,建立多元化的朋友和同事圈,这能提供情感支持和资源。
    • 贡献社会: 参与志愿服务或社区项目,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能极大地提升个人幸福感和归属感。
    • 关注社会公平: 认识到社会结构(如不平等等)对个人幸福的影响,并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具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9. 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一个幸福的人生,不仅关乎个人的快乐,也关乎其行为是否能为整个社会带来最大的福祉。
  • 解决方案:
    • 以结果为导向: 在做决定时,权衡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选择那个能最大化整体快乐和最小化整体痛苦的方案。
    • 利他主义行为: 你的幸福与其他人的幸福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帮助他人、改善社会,你也在为创造一个更幸福的整体环境做贡献,从而也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
    • 理性的同情: 运用理性和证据来决定如何最有效地帮助他人,而不仅仅是基于一时的情感冲动。

10. 叙事理论 (Narrative Theory) 的视角

  • 视角定义: 幸福的人生是一个“好故事”。人们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来理解自己和世界。一个幸福的人生,是能够被自己解读为一个连贯、有意义、有成长、最终导向积极结局的叙事。
  • 解决方案:
    • 重塑你的故事: 学会用一种更积极、更有力量的方式来解读你过去的经历,尤其是那些挫折和创伤。将其视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 书写未来篇章: 有意识地为你的人生故事设定未来的方向和目标。你希望你的故事如何发展?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主角”?
    • 分享你的故事: 与他人分享你的故事,可以帮助你获得新的视角、支持和连接感,让你的故事更加丰富和完整。

总结来说,定义幸福人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你可以将自己视为一个探索者,从这些不同的视角中汲取智慧,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环境,最终构建出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幸福定义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