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框架生成器提示词,让你更容易建立心智模型 250929 Mon
Contents
在学习、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依赖零碎的经验和直觉。但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一套结构化的思维工具——这就是“心智模型”。
这组提示词会通过提问先澄清目标和领域,生成一个框架模型。每个模型都包含定义、原理、解决的问题,还会配合神话、自然或科技的类比,帮助你快速直观理解。
然后提供一些实用方法游戏化挑战,让学习和练习更有沉浸感。
模型之间会被串联,揭示隐藏联系,并通过反思性问题让你跳出框架,激发元认知和创造力。
最后提供一个七天行动计划,把理论变成日常习惯,帮助你逐步掌握并内化模型。
最终输出对照表,再加上一些稀有洞见和好奇心钩子,让知识更容易被提取和反复使用。
这组提示把复杂知识快速压缩成一组可迁移的框架,提升理解和记忆。
这个方法教你“升级大脑”。通过这些框架,你得到的是一套可以立即使用、不断迭代的心智模型体系。
 | 
 | 
 | 
 | 
示例
第一轮提问
将以上提示词扔给 AI。
第一轮回答
你好!我是你的心智模型架构师。我将为你构建一套定制的、高影响力的心智模型框架。
步骤 0:澄清语境
在我为你设计专属的心智模型之前,让我了解一下你的具体情况:
- 
你最想在哪个领域提升认知能力?(例如:创业决策、学习新技能、人际关系、创意工作、投资理财等)
 - 
你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思维僵化、信息过载、决策困难、创新瓶颈等)
 - 
你更倾向于哪种学习方式?(系统性理论、实践应用、视觉化思考、还是社交互动学习)
 
如果你现在想直接开始,我将默认为"学习、生产力和问题解决"领域设计框架。
请告诉我你的偏好,或者直接说"开始”,我立即为你生成定制化的心智模型!
这套框架将包含:
- 5-10个稀有且强大的心智模型
 - 每个模型的新颖度评分和独特类比
 - 立即可用的实践方法
 - 7天个性化练习计划
 - 快速参考表格
 
你准备好开启这段认知升级之旅了吗?
第二轮提问
- 
创意工作。
 - 
思维僵化。
 - 
实践应用。
 
第二轮回答
完美!让我为你这位创意工作者打造一套专门破解思维僵化的实战心智模型框架。
步骤 1:生成心智模型
核心心智模型框架(针对创意工作 × 思维僵化)
| 模型名称 | 定义 | 核心原理 | 解决的问题 | 新颖度 | 
|---|---|---|---|---|
| 逆向污染法 | 故意引入"错误"元素来激发创新 | 完美是创意的敌人 | 过度追求完美导致的创意枯竭 | 8/10 | 
| 认知边界跳跃 | 主动跨越熟悉领域的边界 | 创新发生在领域交汇处 | 专业化带来的视野局限 | 9/10 | 
| 时间层叠思维 | 同时在多个时间尺度上思考问题 | 不同时间视角产生不同洞察 | 单一时间维度的思考局限 | 7/10 | 
| 能量状态设计 | 根据大脑状态匹配最适合的创意任务 | 状态决定思维质量 | 在错误状态下强行创作 | 6/10 | 
| 反直觉探针 | 专门寻找违背常识的可能性 | 突破来自于质疑显而易见的事物 | 被常识束缚的思维模式 | 9/10 | 
| 创意考古学 | 从废弃的想法中挖掘新价值 | 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有未完成的探索 | 对"失败"想法的浪费 | 8/10 | 
| 约束倍增器 | 通过增加限制来激发创造力 | 约束是创意的催化剂 | 无限可能带来的选择麻痹 | 7/10 | 
步骤 2:类比与直觉
🎭 逆向污染法
类比:像爵士乐手故意弹错音符创造独特和弦 | 像病毒"污染"细胞产生新功能 直觉激发:你的"错误"可能是别人的"突破”
🌉 认知边界跳跃
类比:像候鸟迁徙时发现新大陆 | 像量子粒子的"隧道效应"穿越障壁 直觉激发:最好的想法往往来自你"不该"涉足的领域
⏰ 时间层叠思维
类比:像地质学家同时看到岩层的千年历史和瞬间变化 | 像树木既关注季节又规划百年生长 直觉激发:改变时间镜头,问题的答案就会显现
步骤 3:逐步应用
🎯 立即可用的实践方法
逆向污染法:
- 错误注入:每天在作品中故意加入一个"错误"元素,观察它如何改变整体
 - 丑陋初稿:专门创造"丑陋"的第一版本,禁止修改直到完成
 - 🎮微挑战:“3分钟丑陋挑战” - 用最丑陋的方式完成一个创意任务
 
认知边界跳跃:
- 异域输入:每周从完全无关的领域(如昆虫学、古代历史)中寻找灵感
 - 身份切换:以不同职业的人(厨师、外科医生、侦探)的视角解决你的创意问题
 - 🎮微挑战:“跨界盲盒” - 随机选择一个陌生领域,找到3个可应用的原理
 
反直觉探针:
- 假设颠覆:列出项目的5个"显而易见"假设,逐一质疑
 - 相反日:尝试做与常规相反的选择,记录结果
 - 🎮微挑战:“荒谬测试” - 每个想法都问"如果相反呢?”
 
步骤 4:知识整合
🔗 隐藏联系与反直觉洞见
逆向污染法 ↔ 创意考古学:今天的"污染"是明天考古的宝藏 认知边界跳跃 ↔ 约束倍增器:跳跃需要约束作为起跳点 时间层叠思维 ↔ 能量状态设计:不同时间尺度需要不同能量状态
🧠反直觉洞见:
- 大多数人忽略的洞见:创意枯竭往往是因为过度"创意”,而非缺乏创意
 - 少见的捷径:最快的创新路径是故意走弯路
 - 这将改变你对创意的思考方式:约束比自由更能激发创造力
 
步骤 5:反思与自我评估
🤔 深度反思问题
- 
你最害怕在创作中犯什么"错误”?这个恐惧如何限制了你的可能性?
 - 
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完全消失,你会如何重新解决现在面临的创意问题?
 - 
你的创意过程中,哪些"理所当然"的步骤从未被质疑过?
 
📊 个人评估
请从1-10评分:哪个模型对你最"强大”?哪个最"新颖”?哪个让你最不舒服(通常这是最需要的)?
步骤 6:行动计划
🎨 创意解冻7天实战计划
第1天:逆向污染日
焦点:故意犯错,拥抱丑陋
- 上午:选择一个当前项目,故意加入3个"错误"元素
 - 下午:用最丑陋的方式完成一个小创意任务
 - 微反思:这些"错误"带来了什么意外的可能性?
 - 检查点:记录一个因"错误"产生的新想法
 
第2天:边界跳跃日
焦点:跨界寻宝,异域输入
- 上午:随机选择一个陌生领域,研究30分钟
 - 下午:用该领域的3个原理重新审视你的项目
 - 微反思:哪个"不相关"的概念最让你兴奋?
 - 检查点:建立一个跨界灵感库
 
第3天:时间层叠日
焦点:多时间维度思考
- 上午:从1分钟、1年、10年三个时间尺度审视同一问题
 - 下午:设计一个既能立即实现又有长远价值的创意方案
 - 微反思:不同时间视角揭示了什么新层面?
 - 检查点:创建项目的时间地图
 
第4天:能量状态日
焦点:状态与任务匹配
- 全天:记录每小时的能量状态和对应的创意质量
 - 实验:在不同状态下尝试不同类型的创意工作
 - 微反思:你的创意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 检查点:制定个人能量-创意匹配表
 
第5天:反直觉探针日
焦点:质疑常识,寻找相反
- 上午:列出项目的5个"显而易见"假设
 - 下午:逐一尝试相反的做法
 - 微反思:哪个相反的尝试最出人意料?
 - 检查点:发现至少一个有价值的反直觉洞察
 
第6天:创意考古日
焦点:挖掘废弃想法的价值
- 上午:回顾过去6个月的"失败"想法
 - 下午:从中提取3个可重新利用的元素
 - 微反思:这些"失败"想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检查点:重新激活一个被放弃的想法
 
第7天:约束倍增日
焦点:通过限制激发创意
- 上午:为当前项目增加3个严格限制
 - 下午:在这些约束下寻找创新解决方案
 - 微反思:哪些约束反而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 检查点:设计一套个人创意约束工具箱
 
🔄 每日通用检查点
- 创意洞察记录:今天最大的思维突破是什么?
 - 不适感指数:今天的练习让你多不舒服?(1-10)
 - 应用可能性:今天的发现如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 周末总结
- 模型排序:重新排列7个模型的个人价值顺序
 - 整合计划:选择2-3个模型深度整合进日常流程
 - 继续策略:设计持续练习的简化版本
 
步骤 7:快速参考表
🧠 创意解冻心智模型快速参考表
| 模型 | 定义 | 新颖度 | 核心应用 | 关键反思问题 | 
|---|---|---|---|---|
| 🎭 逆向污染法 | 故意引入"错误"元素激发创新 | 8/10 | 错误注入、丑陋初稿 | 我最害怕什么"错误”? | 
| 🌉 认知边界跳跃 | 主动跨越熟悉领域边界 | 9/10 | 异域输入、身份切换 | 哪个"不相关"领域最吸引我? | 
| ⏰ 时间层叠思维 | 多时间尺度同时思考 | 7/10 | 时间地图、多维度审视 | 不同时间视角揭示什么? | 
| ⚡ 能量状态设计 | 状态与创意任务匹配 | 6/10 | 状态监控、任务调配 | 我的创意高峰期何时? | 
| 🔍 反直觉探针 | 专门寻找违背常识的可能性 | 9/10 | 假设颠覆、相反实验 | 什么"显而易见"从未质疑? | 
| 🏛️ 创意考古学 | 从废弃想法挖掘新价值 | 8/10 | 失败回顾、元素提取 | “失败"想法真正败在哪? | 
| 🎯 约束倍增器 | 通过限制激发创造力 | 7/10 | 限制设计、约束工具箱 | 哪些约束打开新可能? | 
🚀 紧急创意解冻工具包
当你完全没灵感时:
- 逆向污染法 - 故意做错一件事
 - 认知边界跳跃 - 问"厨师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约束倍增器 - 给自己加3个严格限制
 
当你想法太多无法选择时:
- 时间层叠思维 - 从10年后的视角看哪个最重要
 - 反直觉探针 - 选择最违背常识的那个
 - 能量状态设计 - 选择匹配当前状态的任务
 
当你害怕失败时:
- 创意考古学 - 回顾过去的"失败”,寻找价值
 - 逆向污染法 - 故意制造"失败”,拥抱不完美
 - 反直觉探针 - 问"如果失败是好事会怎样?”
 
💡 每日一句激活器
- 周一:“今天我要故意犯一个美丽的错误”
 - 周二:“我要从最不相关的地方寻找答案”
 - 周三:“让我同时以3个时间尺度思考”
 - 周四:“现在的状态最适合什么创意任务?”
 - 周五:“什么显而易见的事情我从未质疑?”
 - 周六:“哪个'失败'的想法值得重新挖掘?”
 - 周日:“今天我要给自己设置3个创意约束”
 
步骤 8:大脑触发增强器
🔥 稀有洞见爆炸
大多数人忽略的洞见:
- 创意工作者的最大敌人不是缺乏灵感,而是对"错误"的恐惧
 - 最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往往来自于"不专业"的视角
 - 你的专业知识可能是你创意的最大障碍
 
少见的捷径:
- 3秒钟规则:任何创意想法,3秒内不判断好坏,直接记录
 - 陌生人测试:向完全不了解你领域的人解释想法,他们的困惑往往指向突破点
 - 约束游戏:每次卡住时,增加一个看似荒谬的限制
 
这将改变你对创意的思考方式:
- 创意不是来自于无限的可能性,而是来自于巧妙的约束
 - 最好的想法往往藏在你认为"不可能”、“荒谬"或"错误"的地方
 - 思维僵化的解药不是更多思考,而是更多行动和实验
 
🎯 你的下一步行动
- 立即开始:选择一个模型,执行一个5分钟的微挑战
 - 跟踪记录:下载快速参考表,每天选择一个模型实践
 - 持续反馈:一周后回来告诉我哪个模型最有效,我将为你个性化升级
 
记住:破解思维僵化的关键不是学会更多理论,而是养成故意不舒服的习惯。每当你感到不适,说明你正在突破边界。
准备好开始你的创意解冻之旅了吗?选择一个最让你不安的模型,现在就开始5分钟的实验!
人生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