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脑是靠不住的;
  2. 工作是可以分解的;

稍微展开一下:大脑不仅在记忆上靠不住,在决策上也靠不住;智力型工作同样可以如同体力型工作般分解,让大脑同一时间专注一件事才能提高效率。

第一条无需进一步展开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大量研究都证明了大脑真就是一团浆糊。要让大脑更好地工作,需要外脑来支持。无论纸质笔记本、卡片笔记,还是这两年开始流行起来的 Obsidian、Roam Research 或者老牌的 DEVONThink、Evernote、TheBrain, 都是尝试成为帮助记忆的外脑;各种 ToDoList,GTD 之类个人生产力管理方法和工具,则是帮助人们减轻对任务的记忆负担;彼得·德鲁克建议把决策记下来,过半年再回顾,则是帮助修正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的方法。

而第二条可能更重要。智力型工作可以分解,但是人们往往并不会这么做。人们习惯在多个不同任务之间跳来跳去,平白消耗宝贵的精力和认知能力。

以写一篇文章为例。搭建框架、填充内容、理顺逻辑、补充资料、编辑格式、调整文字,这是个基本流程。这个流程中的每一步,其实都是独立的任务。但是大多数人会把它们混成一团,一边写一边改一边找资料,往往还顺便调整格式。这些活动所需要的认知能力不同,看起来像是在从头到尾写一篇文章,但实际上是在不同认知任务之间快速切换。这样效率当然不会高。毕竟对大脑来说,花半小时左右集中注意力完成一项认知任务,是效率最高的。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脑力劳动的不同类型,认为自己只是在完成「写文章」这项任务,但其实并非如此。

本周的成果

  • 找到比较合适的生活节奏
  • 终于实现了一周运动六天的目标

本周的改变

  • 运动习惯初步养成

做得还不错

  • 一项工作效率挺高
  • 笔记工作流运行不错

做得不太好

  • 周末作息又乱了
  • 难以早起

下周的目标

  • 巩固运动习惯
  • 固定起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