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专注。

《精力管理》 中,将思想层面的耐力定义成「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这就是专注。

专注是有意识地激活一部分神经元、同时抑制另一部分神经元的活动。它是筛选信息的方式,让我们忽略部分外界刺激,获得深入长久的思考和记忆能力。显然,专注是提升脑力劳动效率的关键。

那么,为什么它是效率的第三个问题,而非首要问题?

因为人不能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所以需要用花最重要的事上;以及,它同样需要大量练习。

我们难以保持专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行为习惯和情绪。 尼古拉斯·卡尔 曾在 《大西洋月刊》 上发表过一篇名为 《Google 会让我们变蠢吗》 的文章,后来扩展成了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一书;从这个名字就知道它说了些什么什么。 马克·鲍尔莱因《最愚蠢的一代:数字时代如何让美国年轻人变愚笨而且威胁到我们的未来》 中写道,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往往无法保持足够的注意力来读完一本书,甚至无法用心领会一首诗的含义——自我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不是悲观的预言。

情绪是另一个大问题。不满、忧伤、沮丧、期待、愤怒、焦虑等等,都会让我们无法专注。情绪也许是 个体自我创造出来的东西 ,它有其演化意义,提醒我们要注意周围的危险;但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再是东非大草原,人们往往受到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影响,却又无法有效管理它们。

所以该怎么办呢?我们已经知道,当觉得安全舒适的时候,更容易专注;在情绪平稳的时候,更容易专注;在意志力存量还足够的时候,更容易专注;当面对的任务有挑战性、且在能搞定的范围之内时,更容易专注;最后以及最重要的,专注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的。

所以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 基于 GTD 思路,用一个外脑存放所有待办事项和所担心的事情,做好下一步行动的计划;
  2. 练习 正念 , 理解情绪不过是大脑的短暂想法而非事实;
  3. 充分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4. 像已故著名黑客 亚伦·斯沃茨 建议的那样,把困难的任务分解, 给简单的任务加戏
  5. 番茄法 之类的定时方法,提升持续专注能力;

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能带来成就感,而成就感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把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慢慢持续改善,降低启动难度,我们的大脑会在多巴胺奖励的帮助下,自动转入提升效率的正向循环。

本周的成果

  • 运动状态不错
  • 开始研究一门有趣的新学问
  • 情绪很稳定

本周的改变

  • 开始尝试赤足跑
  • 健身拳击的准确率有明显提升

做得还不错

  • 运动比较规律
  • 时段和任务安排比较合理
  • 看了几部老电影

做得不太好

  • 后背拉伤了
  • Newsletter 写得太少

下周的目标

  • 持续早起跑步
  • 持续练习正念冥想

NewsLetter

我开始写Newsletter了。内容是读书笔记,想法,以及提升脑力劳动效率——或者叫个人生产力——的建议,不定时更新。

订阅地址是 lifeplayer.zhubai.love,邮箱或微信都可以订阅。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亦可。

欢迎给我写信:lifeplayer200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