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冬天,我在雪地里捡到一只大概半岁的小橘猫。现在她已经 15 斤重了,但上完厕所依然不舔屁股,也依然用咬人来表达喜爱。这是社会化不足的表现。也许换个生活环境,她就不会这样。

cat

有个“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认为有一个学习语言的“窗口期”,在这个期间学习语言最为容易,之后这个窗口就会逐渐关闭。当然,这是个假说;不过这个假说衍生出了另一个有趣的假说:高级认知能力会阻碍的语言学习任务。

也许,高级认知能力会阻碍的不仅仅是语言学习。当我们的思维方式固定下来,在面对新技术和新时代时,往往会力不从心。

普朗克说:“Science advances one funeral at a time.” 这大概也能算是路径依赖吧。

之所以想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 AI 的继续爆发。最近各种各样的应用和奇思妙想,让我觉得时代在肉眼可见地变化。但是我却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用法。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已经老了,思维僵化。

哪怕是在和 ChatGPT 聊天时,也会经常感觉到窘迫。没有什么新鲜的想法,只能套用别人的 prompt;让 ChatGPT 完成的任务也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自己习惯做的工作而已。

ChatGPT 的优势呢?没有发挥出来。感觉自己像是个原始人,坐进了一辆越野车,却只把它当成舒服而透光的洞穴。

这种感觉很不好。

在《爱丽丝镜中奇遇》中,红皇后说:“Now, here, you see,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 If you want to get somewhere else, you must run at least twice as fast as that!”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红皇后的世界里了。

20230513

所以尝试和 AI 共生吧。碰到任何问题,都尝试用 AI 来解决;多花些时间和 AI 交流,尝试探索 AI 的潜力;用 AI 辅助学习和工作,不再斤斤计较初期的效率低下问题。

少分心,多专注。不焦虑,不拖延。

未来已来,无从逃避,也无法假装视而不见。

重新开始,从向 ChatGPT 问出具体的好问题开始。


本文由 ChatGPT 和 Github Copilot 协助完成。图片由 Stable Diffusion 生成。

本周的成果

  • 时间利用率稍微高了一点
  • 完成了一项拖延许久的任务

本周的改变

  • 发现明显变胖了
  • 开始回归到日常阅读状态中

做得还不错

  • 好像没什么

做得不太好

  • 家务做得很少
  • 花了太多时间在拖延上
  • 没能有什么新想法

下周的目标

  • 尝试继续阅读
  • 尝试少量运动
  • 把作息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