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两周去打羽毛球了,每周两次,每次三小时。说是三小时,其实远远没有——好久不运动,稍微跑跑跳跳心率就上到 180,觉得能看到一扇白色圣洁大门对我招手。打打停停,心率上来了就休息,打完三小时全身像是洗了一遍。

不过感觉很好,打完心情也很好。

去年从九月开始就没怎么运动了。十二月发了几天烧,一个月后又切了胆,之后状态一直都不好。即使平静地坐着,心率也在 80 多,手还会抖。出门走走,只是保持平常速度,心率就能上到 130。有种假说认为,人一辈子心跳数是有数的,所以心率越快,寿命越短。当然这是扯淡。但是心率快的确不好。

打羽毛球很开心;但是也容易乐极生悲。只打到第三次,一个大跨步接球,大腿就拉伤了。当时是没什么感觉,不过之后只要腰部要用力,右胯就会疼。休息了一周,现在好像好了一些,不过小腿又开始不舒服了。我觉得可能是疼痛传导了……就好像身上就几根大筋,人只是个提线木偶那样。

当然,这也是瞎想。好了还要继续打球,继续健身拳击。运动带来的好处是真的,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比之前好多了。如果要去晒晒中午的太阳,状态还能更好一些。所以是不是该买点防晒霜呢……

我想也许可以规律地运动起来。打完球很累,洗澡睡觉效率高;于是第二天能早起。早上起来练练八段锦或者八部金刚功,稍微出出汗,晒晒太阳,对心情的提升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我总结了一下,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睡眠不规律。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又起不来。早上起床时间一乱,所有安排都作废。

近似自由职业就是会有这种问题。对自我的驱动力,往往不如外部的驱动力。如果每天早上八点半都得上班,我估计虽然有些痛苦,但最少作息还是能规律一些的。

最近头痛的状况倒是少了许多。可能是因为能睡到自然醒,也可能是因为阿司匹林。但是还是纠结;不知道是身体上的难受更容易接受,还是心理上的难受更容易接受。

或者,也许是我的整个规划有问题。也许不应该按客观时间来规划工作和生活内容,而应该根据生物钟时间来。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事实上,我连自己到底每天最少需要多少睡眠时间都没能确定下来。我只知道,自己所需的睡眠时间远超平均,这也意味着能用的时间少了许多。

理想的状态是晚上十一点睡,早上六点半起;中午再小睡半小时。这样一天就有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但是就我对自己的了解,我每天可能需要十小时睡眠。还没有搞清楚这到底是真正的需要,还是睡眠质量不好。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太久了。

也许接下来的这个夏天,可以尝试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然后,采用将一天分成三段的方法来规划工作和生活。

之前的这么久,规划都不怎么成功。也许不是规划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也许可以试试自然生长的方法:先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见缝插针地完成。


本文由ChatGPT, Github Copilot 协助完成。图片由 Stable Diffusion 生成。

本周的成果

  • 写了点稿子
  • 看了两本小说

本周的改变

  • 大腿拉伤
  • 后背酸痛

做得还不错

  • 打球,健身拳击
  • 做了点工作

做得不太好

  • 作息还是不行
  • 时间效率太低

下周的目标

  • 继续运动
  • 本学期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