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和搜索引擎是两个极端 title 2024 Week 30 回顾
Contents
以下是一个草稿,先放在这里,以后再扩充修改。
最近我在玩《绝区零》。我扮演一位录像带出租店的店主,有时候会为顾客推荐电影。
基本上扮演一个搜索引擎。
但是顾客的需求不明确,我需要根据他们的描述来推荐电影。这时候就扮演一个人工智能了。
关掉游戏才想起来,在真实世界中,我用 ChatGPT 来帮自己完成大量工作,可是在游戏里把自己活成了 ChatGPT。
AI 和搜索引擎是两个极端
以前,人工智能研究者写了篇短文,说 AI 和搜索引擎是两个极端。
搜索引擎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里面有很多信息。你输入关键词,它会给你答案。
而 AI 能做的是联想,这和人脑的工作方式有点像。
幻觉不是错误,它是大语言模型的特征。基本上,这也是人的特征。
技术上,搜索引擎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AI 是一个巨大的模型。
用途上,搜索引擎是一个工具,AI 是一个伙伴。
现在 AI 能够做到的事情大概有以下几类:
- 解释常见问题。
- 完成草稿。
- 讨论想法。
- 整理材料,提取内容,翻译。
- 苏格拉底方法。
人们不会用 AI
我们总是会用过去的经验来看待新的事物。
一项新技术出现时,我们会用它来做以前的事情,期待它能做得更好。
福特曾有句名言:“如果我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但是不同的技术,不应该报之以同样的理解。
大概二十年前,李开复还在 Google 中国,他说网民不太会用搜索引擎。他们不使用关键词,也不会学习如何使用搜索语法,而是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问题。就像是希望搜索引擎像是图书馆管理员一样。
其实现在人们也往往不会用搜索引擎。挑选合适的关键词、使用搜索语法、筛选结果,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
更重要的是,搜索引擎只能给出结果,不能判断结果质量。通过 PageRank 算法,搜索引擎可以给出最相关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结果是最好的。内容农场、SEO、广告等因素都会影响搜索结果。
归根结底,搜索结果的效力分析还是需要人来做,而这才是搜索能力高下的区别所在。。
就在前几天,李开复说现在人们不太会用 AI。人们把它当成搜索引擎,而非对话。
这可太有意思了。如果从技术扩散角度看这件事,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不过简单来看,搜索引擎需要的是关键词的组合,而 AI 需要的是对任务上下文、对目标和过程的详细描述。
虽然 AI 和搜索引擎的界面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它们其实是将复杂隐藏到了简单界面的背后。
人们会因为界面的简单而误认为这些工具没有使用门槛。但其实并非如此。
我总是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人们真该学习一下如何使用搜索引擎,以及提示词工程。
两者的结合
AI 和搜索引擎的结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有一些这样的尝试,被叫做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
但是缺乏上下文,得出的答案未必有价值。
最近我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属于集覆盖问题(Set covering problem)的一种。这是个有趣的缩写。猜猜看,如果我用 Perplexity.ai 这样的 答案引擎来搜索,会有什么结果?
本周的成果
- 学习 Blender,掌握了几个简单的建模操作
- 改进程序,尝试新算法
- 作息规律了一些
本周的改变
- 作息变好了一些
- 尝试晚上不再使用电子设备
- 有意识地减少了一些碎片化时间
做得还不错
- 最近精力状况还不错
- 学到了点东西
- 睡眠状况有所改善
做得不太好
- 睡眠时间未达预期
- 有些事情拖延了
- 有些事情没有按计划完成
下周的目标
- 继续学习 Blender
- 早睡早起,运动加正念练习
- 按照大块时间计划执行